中国养老保险出路何在?
近日里,诸家媒体相继曝光使上海市的“祝均一受贿案”逐渐为公众所了解。作为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年的学者,由“祝案”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担心,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出路何在?虽然,在中国,学界和政府讨论养老保险问题已经有20多年。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施个人账户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90年代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为“统账结合”模式,一直以来,高层实际上始终没有对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如何运作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
在“农保”和“城保”初创时期,正值中国的银行利息开始一路下滑。由于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胡乱“投资”的现象很普遍,结果坏账多多,大概有几百亿资金打了水漂,也使不少脱不了干系的“领导”进了大狱。此后,对社保基金的管制严格起来,有了“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且社保基金一律存银行或交给财政管理。但是这样做,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仍然没有着落。虽然有关部门也在“基金”、“入市”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动作,但实际效果却不得而知。但以另一笔被称为“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运营效果看,投资回报几乎年年都低于当年的物价上涨。也就是说,实际上亏了。
为什么要设立个人账户?其吸引人之处就是由个人账户中的钱形成的储蓄基金可以通过投资来保值乃至增值,在投保人年老退出劳动生涯后,他可以以年金或一次性支取的方式,领取其本人投入的本金再加上非常可观的利息来安度晚年。如果社保基金不能保值增值,个人账户就毫无意义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尴尬就在于:一方面执着地坚持要搞个人账户,一方面却始终对基金的保值增值不当一回事(暂且这样“定性”)。好在这些年个人账户一直是空账,但名义上的数以万亿计的“欠账”足可吓晕不少人。
近年来,随着“做实账户”的说法一年比一年响亮,“企业年金”也开始有了点模样,社保基金似乎存下一点钱来了。于是,一些地方又悄悄地打起了“擦边球”。恐怕不能说所有的人一开始就是为了贪污受贿,但是,打“擦边球”毕竟只能“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这样“黑箱”、“灰箱”地操作,一不小心就出轨了或出鬼了,结果是人民的财产受到莫大损失。
说实话,“祝案”给人的最大打击是,上海市的社保基金的操作,一向以来都被视为是最规范的。一旦上海都出了问题,那么就会使人想到,还有哪个社保基金有积累的地方的资金运营是安全的呢?还有一个忧虑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会不会有些本来走出些正路子的地方也会受到无辜的打击。
有人提出可以以“名义账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离开现收现付的路子,只是给了多缴费的人一种心理安慰,因为最后领取的养老金似乎与缴费多少挂上钩了,这样,多缴费的人就不会因此而反对现行制度乃至拒绝缴费。
如前所述,要设立个人账户,就要解决保值增值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国家有些长线投资但笃定可以挣钱的工程,譬如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等,就可以用养老保险的资金去入股,然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逐渐返还。但是,不知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如果不能保证保值增值,那么宁愿现收现付,其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小得多。
最后以一个骇人听闻的预言来结束本文。有记者问我,如果将来中国发生动乱,会在那个领域?我的回答是:现在可以估计到的,一般都不会发生动乱,因为早就严加防范了。但有一个领域例外,就是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养老保险问题太大了,借“祝案”的光,希望能够引起从上到下的足够重视。